夏至日,一年中太阳最偏北、白昼最长的一天,标志着盛夏的到来。中医养生理论中,“至”是阴阳的极致点,夏至阳气最盛,阳极反阴,人体应顺应自然,所以此时最宜保护阳气。这个时节,应该注意些什么?长沙市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肖智为您支招。
高温天气,谨防中暑
夏至之后气温更高,气候更热,常呈暑热高温之势,户外工作应谨防中暑。常见的中暑症状是头晕、恶心、胸闷、心慌、口渴、乏力、四肢发麻等;如未得到及时处理,则会进一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重症;严重者还可出现高热、意识恍惚、休克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
夏至时节安排室外工作或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特别是中午时分暑热更重,应尽量避免外出,以防高温中暑。肖智提醒,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可采取以下措施:
迅速撤离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头部冰敷,全身用湿凉毛巾擦拭,或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
及时补充水分,可适量饮用淡盐水及其他清凉饮料。
服用治疗中暑的药物,如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
如果出现虚脱、意识障碍等中暑重症,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适时午睡,调息宁心
炎热天气容易让人浮躁烦闷,脾气也比往常火爆,应注重精神调养,多听舒缓音乐,多看色泽明快、视野宽阔的风景,尽量让自己平心静气,保持心情舒畅。
进入夏至,昼长夜短,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适时午休可以帮助缓解疲劳,养足精神。但对于年老体弱者,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酸苦开胃,清淡化湿热
夏至过后,人体出汗量大大增多。“汗为心之液”,夏季多汗则易使心气涣散。因此,这个节气饮食养生必须把握时令与脏腑的关系,有目的地补充心脏所消耗的能量,以保护心气。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夏时心火当令,可多食苦味以清心,同时亦可增进食欲。
夏至后,雨水逐渐增多,天气变得闷热潮湿,人容易出现湿困脾胃症状。可以多食用冬瓜、绿豆、荷叶、赤小豆、白扁豆等祛湿消暑的食物,煮汤或熬粥,利湿开胃。同时应注意,冷食不宜多吃,贪多定会寒伤脾胃。
推荐食谱方:百合绿豆粥。食材为百合、绿豆、大米、白糖。将百合洗净,绿豆洗净,大米淘洗干净。将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再放入百合、绿豆,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煮一小时,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即可。可以清热解毒、消暑降温。
适量运动,以助体能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适量运动有助于调畅气血、养护阳气。最好选择一些“轻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肖智提醒,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如果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冰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这样极容易导致寒气侵入体内,导致阳气受损。
注意护阳,预防寒伤
夏至时节正值盛夏,此时气候炎热,阳盛于外,人体阳气走于肌表,人们常感身热难耐。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至养生应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切勿贪凉过度。一旦阳气受损,阳虚生寒,则会引发各种寒证痛证。夏季伤阳,无以温养,冬季来时机体抗寒无力,手足不温,将会更加怕冷。
夏至时期暑热较重,人们喜欢趋凉避暑,如空调制冷、饮冷吃冰等。夏日养生如何把握好尺度,既能消暑而不伤阳,又能降温而不生寒?肖智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空调制冷温度不宜低于26℃,或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以免温度过低、温差过大损伤体表卫阳。
避免空调风口直吹头背(人体阳位),以免风寒袭阳直损阳气。
避免大量进食冷饮、雪糕等冰冷食品,以免寒凉直中损伤脾阳。
进食西瓜、冬瓜、绿豆汤等寒性瓜果、汤水时尽量避免冰镇而吃,以免寒上加寒重伤脾阳。
服食清热降火,消暑降温的凉茶、汤水时应适可而止,以免下火过度伤人阳气。
饮冷吃冰后胃肠不适,可适当喝点姜汤、热茶以温中散寒,扶阳暖胃。
空调受寒、手足不温可适当增加活动,最好有微微汗出,以升阳助气,发汗祛寒,促进气血流通。
避免炎热高温下运动劳作,既防中暑,也防汗出太多,气随汗泄而损阳伤阴。
夏至之后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如平时就怕冷、手脚冰凉,属于虚寒体质者可以选择火龙灸或三伏贴等方法来温养阳气。(通讯员 刘佳)
来源:红网
作者:刘佳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0/64/1401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