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既是献血者,也是送血人:退役军人文一博的 “热血双生记”

来源:红网 作者:李雅婷 姜兰 编辑:周曼 2025-07-31 16:29:2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雅婷 通讯员 姜兰 长沙报道

长沙街头,印有无偿献血标识的冷链车每日穿梭,“90后”驾驶员文一博手握方向盘,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续写着他从军营延续而来的热血人生。1993年出生的他,曾是一名陆军战士,如今在长沙城里的各个献血点间往返,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生命。

文一博1.png

1993年出生的文一博,曾是一名陆军战士。图源受访者。

从军营到血站,从钢枪到方向盘

2012年12月,文一博踏入军营成为陆军战士;2017年12月退役后,他加入长沙血液中心,成为一名收血司机。五年军旅生涯刻入骨髓的纪律性,成了他工作中 “精准高效” 的底色。

作为血司机,安全是他的首要准则。他每天的工作被切割成精准的片段:上午奔赴各献血点配送采血耗材与物资,确保物资及时到位;中午稍作休整,便赶往社区、高校等团体采血现场收血;下午5点准时从长沙血液中心出发,辗转5-6个固定献血点,往往到晚上8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部队的条例让我习惯了按节点推进工作,”他说,“从出车到收车,每个环节都要卡准时间,哪怕遇到复杂路况,也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任务。”这种“安全第一、效率为先”的准则,正是军旅生涯留给文一博的职业底色。

文一博2.jpg

2017年12月退役后,文一博加入长沙血液中心,成为一名收血司机。

“既是‘献血者’,也是‘送血人’”

文一博有两重身份:累计献血3次、900毫升的无偿献血参与者,和见证无数献血者的收血工作者。“献完血收到血液使用告知时,知道自己的血帮到了患者,心里特别踏实。” 亲身经历让他对 “无偿献血无害且有意义” 有了深刻理解,这也是他想对公众说的心里话。

面对网络上的献血谣言,他总忍不住科普:“真的没那么复杂,就像军人守护家国,献血也是在守护生命,都是有意义的事。” 就连他马拉松爱好者的身份,也成了宣传无偿献血的 “利器”——“我会跟跑友说献血对血液循环有好处,不少人被说动,成了长期献血者。”

文一博3.jpg

2025年7月30日,文一博再次穿上曾经的军装,他用热血诠释“召必回”。

“只要人民需要,召必回!献血也是一样”

疫情期间,文一博曾驾车赴武汉、广西送血,那段经历至今清晰。去广西时,八九个小时的路程里,高速服务区仅开放卫生间、开水和加油站,他靠着出发时买的几桶泡面一路前行。

“没觉得自豪或恐惧,就像在部队时一样,觉得必须去,这是该做的。” 朴实的话语里,是军人 “勇往直前” 的本色。抵达广西壮族自治区血液中心,看着血液安全交接,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任务完成了。” 这种纯粹的使命感,和当年在部队执行任务时如出一辙。

谈及“八一”建军节,文一博说:“这是所有军人的特殊日子。退役军人参与献血,是另一种‘为人民服务’。” 正如他常说的:“只要人民需要,召必回。献血也是一样。”

从军营队列到血站冷链车,从保家卫国到守护生命,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文一博 “为人民服务” 的赤诚。他用行动诠释着退役军人的担当,也为无偿献血事业注入着温暖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李雅婷 姜兰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75/151703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