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11日讯(通讯员 王元元 王娟)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三病区成功为一男子经口腔入路切除咽旁间隙一枚5cm大的肿物,不仅拆除了这一位于“生命禁区”的炸弹,还没有给患者的身体外观留下手术痕迹。
经检查,李先生咽旁间隙藏着一个46mm×38mm×52mm的肿物
岳阳33岁的李先生最近总感觉咽部不适,而且一张嘴就能看到左侧颈部凸起一个肿块,到医院检查发现咽旁间隙藏着一个46mm×38mm×52mm的肿物。这个潜伏的“炸弹”不仅位置深,还血供丰富,已压迫周围组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堵塞气道、累及重要神经血管,危及生命。
李先生连忙赶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三病区就诊,接诊的周建波主任医师表示,咽旁间隙是上接颅底、下连颈部的“危险三角区”,密布着颈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关键结构,手术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神经麻痹、甚至声嘶、吞咽障碍等,风险极高,而李先生的肿物位置较深,又紧邻重要结构,手术难度超乎常规。传统手术需从颈部开刀,不仅会留下明显疤痕,还可能因视野限制增加神经血管损伤风险。
周建波主任医师团队为李先生进行经口入路微创手术
经过反复研讨,周建波主任医师团队决定采用经口入路微创手术方式,手术在鼻内镜高清视野下进行,术中医生小心分离缠绕的血管神经,用等离子刀头沿包膜逐步剥离,每一步都精准到毫米。最终,在团队的密切配合下,肿瘤被完整分离,术后病检为纤维性肿瘤。
术后查看李先生恢复情况
“从口腔入路的术式,是微创理念与精准技术的结合。”周建波主任医师解释,相比传统颈部切口,这种手术方式充分利用了人体天然的腔道,不仅避免了术后颈部留疤的美观困扰,更重要的是手术借助内镜的放大视野,能更清晰地分辨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的边界,最大程度降低对血管神经的损伤风险,患者术后恢复也更快。术后李先生当天就能少量进食,第二天便可下床活动,术后3天即顺利出院。
周建波主任医师提醒,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咽喉不明原因隆起、吞咽异物感或者颈部有无痛肿块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咽旁间隙肿瘤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往往位置较深、风险较高,早发现早治疗十分关键。
来源:红网
作者:王元元 王娟
编辑:甘伟萍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55/1519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