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排便时肛门脱出?小心是直肠脱垂“找上门”

来源:红网 作者:卿佩星 编辑:马婉华 2025-08-28 14:51:3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8月28日讯(通讯员 卿佩星)有些人在上厕所用力后感觉肛门处有异物脱出,有时可自行回纳,有时需用手辅助恢复。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直肠脱垂,俗称“脱肛”,是指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向下移位,甚至脱出肛门外的一种情况。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主治医师张淑红表示,直肠脱垂可分为黏膜脱垂和完全脱垂。黏膜脱垂仅为直肠下端黏膜层下移,脱出较短;完全脱垂则为直肠壁全层脱出,长度较长。初期可能仅在排便时出现,后期可能在咳嗽、行走时发生。长期反复脱出会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严重时甚至需要手法复位或医疗干预。

常见原因与潜在危害

直肠脱垂的常见原因包括长期腹压增高、盆底肌功能减弱、便秘或腹泻频繁、生育损伤、年龄增长组织松弛等。例如长期排便用力、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或妊娠分娩等因素,均可能诱发或加重脱垂。

张淑红表示,若忽视不管,脱出部分可能发生充血、水肿甚至嵌顿,增加复位难度。长期脱垂还可能引起肛门失禁、黏膜糜烂或出血,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如何应对与预防?

及时回纳与清洁:脱出后需立即用温水清洗并轻柔推回,避免长时间暴露导致水肿。回纳后建议卧床休息片刻,避免立即站立或活动。

改善排便习惯:避免如厕时间过长,减少如厕时看书、玩手机等行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过度用力。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和粗粮,保证充足饮水,以保持大便柔软通畅,减少排便阻力。

加强盆底肌锻炼: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重复多次,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支撑力。

避免重体力劳动:减少长期负重或剧烈运动,尤其是屏气用力动作,必要时可佩戴腹带辅助支撑。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或腹泻等,需针对性治疗以降低腹压。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若肛门脱出频繁发生、无法自行回纳或伴有出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早期干预可避免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日常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此类问题的关键。

来源:红网

作者:卿佩星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62/152341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