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18日讯(通讯员 小姿)近日,长沙泰和医院接诊一位55岁患者王阿姨(化名),她因持续二十多天阴道流血前来就医。经妇科检查及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术,病理结果显示为子宫内膜高分化原位腺癌。
入院后,妇产科申丽辉主任团队为王阿姨施行腹腔镜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手术顺利,患者恢复良好并已出院。
申丽辉介绍,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
围绝经期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排卵不规律,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而缺乏孕激素对抗,易导致过度增生甚至癌变。不规则阴道流血是常见早期症状,但易被误认为更年期月经紊乱,应引起高度重视。
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非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反复发生;月经量显著增多或经期延长;绝经后再次出血。
申丽辉指出,五类人群属子宫内膜癌高危:长期雌激素暴露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规范使用雌激素产品);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人群;有林奇综合征等家族遗传病史者;初潮早(<12岁)、绝经晚(≥52岁)或未生育者;以及有吸烟、缺乏运动、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者。
建议45岁以上及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常用手段包括超声和病理检查(诊刮或宫腔镜)。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定期妇检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至于治愈可能性,早期患者通过手术及辅助治疗五年生存率较高,基本可达治愈;中晚期易转移,完全治愈难度较大,治疗效果与病理类型、分期及有无转移密切相关。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小姿
编辑:李茜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52/1529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