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质疏松患者将近7000万
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截至2009年,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7%,而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寿命的延长,这一比例还将逐步增加。骨质疏松症已经跃居中国第四位常见慢性疾病,同时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2010发布的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预测,随着中国人群期望寿命的增加,特别是7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逐渐增大,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将给中国卫生系统带来愈加严峻的挑战,2050年相关防治费用将增长到1800亿元。
摄入足量钙质 为健康加“骨”劲
人体的骨组织处于动态变化中,身体会不停制造新的骨组织,而旧的骨组织会被分解及取代。通常在35岁前后,人体骨量达到峰值。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开始流失且不可逆转。峰值骨量相当于人体内的“骨银行”,年轻时储蓄的骨量越多,可供日后消耗的骨量就越多,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越低。因此,努力提高峰值骨量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点。
摄取足量的钙质、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加日光照射都是有助于提升骨峰含量的做法。而“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与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800毫克至1000毫克的日推荐摄入量相差甚远,缺口高达600毫克。
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补钙?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建议是均衡膳食外,每天服用钙含量在600毫克左右的、添加了维生素D3的钙制剂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对于绝经期后的女性、中老年人等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以及具有不良饮食习惯如酗酒、咖啡因摄入过多的人,专家建议应尽快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测试,及时监测自己的骨质健康状况。
常跳健骨操 让老年人远离骨质疏松性骨折
跌倒是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诱因。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30%~40%每年至少跌倒1次,而近年来急速增长的老年人髋骨骨折中有90%是因为跌倒所致。
为了帮助中老年群体加强肌肉力量,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相关运动医学专家编订了一套“骨动中国”健骨操。这套健骨操旨在强化髋部、脊柱等骨质疏松性骨折易发部位的骨骼耐受性,同时利用自身重力,锻炼相应部位的肌肉力量,实现中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的全面提高。国家卫计委将通过举办健骨操创意大赛,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推广健骨操。
来源:红网
作者:易征洋
编辑:苏小莉 实习生:曾刚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